青岛加大力度持续“打浒”
实时监测设网拦截 上岸浒苔日清日洁
发布时间:2017-06-27 | 来源:本站编辑
中国海洋报讯 6月19日,青岛发布浒苔灾害Ⅲ级预警。随后,该市强化监视监测,加大拦截、打捞、清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浒苔到岸率,并有序处置。截至22日,已清理浒苔17230吨。
据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环境保护处负责人介绍,该市开展了全方位监测,通过卫星遥感、飞机巡航、船舶巡航、陆上沿岸巡查、实时视频监控等手段,准确掌握了浒苔分布和发展态势,为科学处置浒苔提供了准确信息。
据悉,依托“海状元1号”与“海状元2号”两个海上浒苔综合处置平台,该市组建了应急打捞船队和应急打捞预备队,形成海上“2+X”打捞模式。有关人员介绍说,“沿海一线没有渔港码头,以往打捞船必须到沙子口卸货,来回要5个小时。如今有了海上综合处置平台,浒苔可直接在海上处理,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今年,为了提升海上浒苔拦截能力,我们抬高加密了拦截网,新增拦截网2万多米。”据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和银海湾一带重点海域已设置1.3万米拦截网;全市海水浴场、景区等海域设置了32900米长的拦截网,确保上岸浒苔日清日洁。
据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负责人介绍,陆上浒苔含砂量大,必须经过脱水、晾晒,才能深加工。今年,为了提高浒苔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集团加大了对浒苔资源化利用基地的技术创新和设备投入,新建了一处浒苔烘干车间,新增了两条浒苔烘干线,购置设备60余台,可实现年增加5万吨鲜浒苔处理的能力,使浒苔“变废为宝”。“以往陆上浒苔处理较多采用掩埋方式,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如今,加大新设备投入后,陆上浒苔利用率或达100%。”这位负责人说,用浒苔制成的海藻肥,有机质含量可达50%以上,富含氮磷钾等,很大一部分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国家,供不应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