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福建》大型纪录片新闻发布会暨开机仪式在京举行
4月7日上午,《海上福建》大型纪录片新闻发布会暨开机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纪录片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出品。纪录片计划拍摄8集,每集25分钟,由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福建省海洋影视文化中心联合摄制,制成后将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及海峡卫视播出,同时,海峡卫视将通过“长城平台”在欧洲、北美、东南亚、港澳台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
著名影视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先生受邀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现场,胡智锋教授接过《海上福建》纪录片的聘任书,出任纪录片艺术指导。他表示:“期待《海上福建》成为继《航拍中国》后又一部现象级大片。”
我厅厅长吴南翔在致辞中表示,福建海洋文明历史悠久、灿烂多姿,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海丝文化等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近年来,我省始终围绕着海洋强国建设目标,自觉做好海洋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海洋、热爱海洋的浓厚氛围,海洋强国意识不断深入人心。他表示,目前《海上福建》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相信纪录片将有极大的传播价值,凸显福建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洋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我国海洋文化宣传中的精品和品牌。
福建省文明办常务副主任陈添贵表示,海是福建的重要优势,自古以来福建就有“海为田园,鱼为衣食”的说法,几千年来福建的海洋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纪录片全面展现福建发展海洋经济、传播海洋文化、建设海洋强省的方方面面;关注福建人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开拓精神与人文背景;对进一步深化与“海丝文化”沿线国家的人员往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李航表示,中华民族在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先进的海洋经济、发达的海洋科技、强大的海洋军事,还需要海洋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全民族海洋意识的提高。习总书记曾提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而加强海洋文化精品的创作,有利于深入挖掘我国海洋文化的精神内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海上福建》是我国首部地方性海洋题材的纪录片,是贯彻落实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是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局《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有力措施。该片以“当下时空的福建海洋”为立足点,以“蓝色经济”为讲述主线,以“福建海洋文明”为窗口,以“海上福建”故事为切入点,全方位展现福建海洋的区位优势、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经济建设成就,增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主流意识,凝聚“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的正能量。
据介绍,《海上福建》纪录片创作团队曾创作过《航拍中国》、《楚国八百年》、《飞越海西》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该纪录片总导演张晓敏表示,《海上福建》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工作,从上千篇相关资料中精选近80个案例,挖掘出具有代表性、接地气的海上福建人物故事。后期拍摄将以微观的个人故事拼出“海上福建”的一个个切面,真实地展示出普通人追求梦想的行动和心路,最终用这些切面构成一个尽可能完整、立体和丰富的“海上福建”,呈现出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海上福建”。
在发布会上,主创团队在卷轴上按手印留念,并接受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授予的摄制队旗。国家海洋局办公室、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领导为纪录片开机揭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