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邮箱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境要闻 > 正文

抓机遇 迎挑战 勤创新 大发展

国家海洋局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创新发展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5-11-20  |  来源:本站编辑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防灾减灾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海洋监测站作为海洋工作的最前沿阵地和战斗堡垒,该如何创新变革,找准工作的突破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和作用?国家海洋局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崇武海洋站)以扎实的行动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2015112015513929581-3-1.jpg

11月4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刘刻福与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负责人来到崇武海洋站视察。他们发现,崇武海洋站作为东海区标准化示范站建设的探索者,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丰硕成果。

持续强化能力建设

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所属崇武海洋站,长期以来,由于海洋观测、监测网络不完善,无海洋预报会商室,实验室仪器设备不齐全,缺乏监测专业人员,因此,仅能从事海洋水文气象观测和承担一般性海洋监测任务。近一年来,崇武海洋站的能力建设得到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高度重视。该站的“示范站建设”被纳入分局“七个一”工程,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借此机遇,崇武海洋站依托地方政府和厦门中心站,持续强化能力建设,在海洋环境监视、监测、预报等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厦门中心站的组织下,崇武海洋站2014年底启动的综合业务楼改造工程,于今年8月底完成。经过改造,综合业务楼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100平方米扩大到3400平方米。经过改造,站区面貌一新,一座融海洋观测预报、监视监测和海洋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化大楼屹立在高雷山上,成为崇武国家海洋公园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51120155224983fc-3-2.jpg

新建成的面积300平方米的预报会商室,配备有专业机房、远程视频会商系统、预警报产品制作系统、观测数据传输系统等较为先进的设备和软件,观测数据可通过专线、卫星传输,实现与东海预报中心和厦门中心站的远程视频会商,具备防灾减灾形势在线同步研判会商等功能。

201511201604364054f-3-3.jpg

实验室面积从200平扩大到620平方米,配置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 Agilent 7900),连续流动分析仪(QUAATRO Analytical ),气相色谱仪(Agilent 7890B)、原子荧光光谱仪(AFS-930)、激光粒度仪、微波消解系统和体视显微镜等26台国内、国际高端仪器设备,实验分析能力大幅提高。崇武海洋站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粒径分析检测,浮游生物分类鉴定,微生物培养分析方面实现零的突破;经过改造升级的实验室满足了海洋地质、水环境、沉积环境和微生物生态各种介质的监测要求,极大提升了崇武海洋站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能力,拓展了社会服务范围。

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崇武海洋站招录了1名物理海洋专业本科生;2014年底,厦门中心站选派1名海洋化学专业的业务骨干任副站长;今年上半年,厦门中心站在公开招聘派遣制专业技术人员时,为崇武海洋站招聘了1名物理海洋专业研究生和1名海洋环境监测专业本科生。崇武海洋站专业人才队伍的学历、专业构成逐渐完善,目前已有12名专业技术人员。

注重在实践中提高专业人员业务能力。崇武海洋站秉承“自学、互学、致用”原则,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办法,邀请相关专家来站指导授课,安排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同时还根据各个专业人员的能力条件,为大家提供技能拓展平台,如实行项目负责人制,为优秀专业人员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支持和鼓励专业人员撰写业务报告、学术论文,在实践中促进专业人员分析总结、科学研究等综合业务素质的提升。

主动创新服务

崇武海洋站这些年主要承担两大类业务,一是国家指令性项目,二是面向社会的专项技术服务。崇武海洋站一方面认真履行国家海洋台站业务职能,立足中心站工作大局,另一方面主动出击、靠前服务,寻找发展的着力点。

2015年1月,东海分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泉州市政府、惠安县政府四方签署共建泉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协议。中心依托崇武海洋站开展工作。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对四方共建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11月8日,他来到崇武海洋站视察并为中心正式成立揭牌,他说,这一举措有利于整合国家与地方的海洋环境观测、监测和预警报资源,提升泉州市海洋环境观测、监测和预警报能力,更好地为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综合管理、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服务。

2015112016005134236-3-4.jpg

201511201601286394a-3-5.jpg

崇武海洋站根据泉州市沿海县(市、区)技术服务需求,探索专项技术服务转型升级,在保证指令性任务圆满完成的情况下,抢抓机遇,承接专项社会服务项目,带动站区发展。如今,崇武海洋站承担开展的丰泽区、台商区、泉港区、南安市、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常态化监视监测任务,已列入泉州市政府长期工作计划,所需经费纳入这些县(市、区)政府的财政预算。

今年2月,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崇武海洋站召开。针对泉港区的石化产业开发较早、海底油气管道较多、海洋生态环境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崇武海洋站组织技术人员编制了《泉惠石化工业区海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与监测预警、应急工作方案》,协助当地政府防范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并合理配备海上溢油和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力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同时该站也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20151120160200170ad-3-6.jpg

201511201553541554b-3-7.jpg

“安海湾口围头湾海域海面上有小球状漂浮物,有强烈的腥味,聚集在一起呈棕褐色,疑似赤潮。”9月10日,崇武海洋站接村民报告后立即派员前往该海域进行应急监测。近年来,崇武海洋站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配备了车载水质移动应急监测平台,将水质、生物、气象等监测设备科学合理地集成到监测车上。监测人员在现场连续监测气象、水质环境的化学与生物参数,实现赤潮、大型藻类藻华、溢油和部分化学品泄漏现场快速分析和数据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泉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应对海洋生态环境灾害的快速处理能力,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设海洋主题科普馆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在这种新形势下,随着海洋经济和滨海旅游经济的发展,崇武海洋站在东海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大胆探索发展新模式,规划建设崇武海洋科普馆。这在全国众多基层海洋站中尚属首例。

崇武海洋站于2014年底开始规划建设科普馆,力争构筑海洋科普与周边区域内文化、旅游、教育和公益事业及相关领域的沟通、协作、发展机制,探索把海洋科普馆运营成为推动崇武旅游和休闲、教育事业发展及海洋公园规划实施的文化引擎。目前,崇武海洋科普馆已基本完工,总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计划争取年底之前正式开馆。

201511201619321391b-3-8.jpg

20151120160238639b0-3-9.jpg

该科普馆以裸眼3D、感应触控等先进的展示手段,系统演绎了“走进海洋、认知海洋、经略海洋”三大主题的科普知识,为公众了解和认识海洋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崇武海洋站积极争取让科普馆成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打造成为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社会实践基地。

正式对外开放后,崇武海洋科普馆将利用移动互联网及海洋综合信息平台,扩大海洋科普馆的宣传外延。该馆将开发移动智能终端的海洋科普平台,学习、娱乐和游戏APP,打造海洋科普宣传的“移动互联网+”产业。

在刘刻福看来,近几年崇武海洋站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指令性任务,还拓展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业务工作非常饱和,职工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爱岗敬业氛围浓厚,海洋站站容站貌焕然一新。此外,崇武海洋站依托东海分局和当地政府,积极建设国家级海洋科普教育基地,这些都是基层海洋站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

期待东海区所有海洋环境监测站,都能立足各自的工作实际,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创新变革,不断探索发展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抓住机遇,攻克难关,走出一条适合东海区海洋站全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为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也为实现海洋强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