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邮箱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境要闻 > 正文

中外专家学者共话“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15-07-14  |  来源:本站编辑

中国海洋报讯 7月10日,郑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肯尼亚、马尔代夫等郑和下西洋及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20余位外国驻华使节代表,近百位中外专家学者共话“一带一路”,并达成《郑和+南京共识》。

论坛上,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表示,610年前的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今天的南京也应当把握住21世纪海上丝路的广阔发展空间,打好郑和与海上丝路的文化牌。

肯尼亚驻华大使金扬久伊说,610年前,郑和远航到肯尼亚海岸并将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带回中国,成为中国和肯尼亚的共同遗产。今天,由中国公司在拉穆建造的港口项目将连接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直通印度洋。“我们相信,肯尼亚和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和合作框架。”

中国国家发改委教授研究员宋承敏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引进外资、扩大出口为重点,现在则是以“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更平衡、进口和出口更平衡”这两个再平衡为重心。他认为,这样的政策改变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更大,给兄弟国家带来的机遇更多。

南京郑和研究会教授吴之洪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对海上丝路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发掘利用郑和下西洋历史文化资源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他相信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业发展未来前景必定广阔。

新加坡郑和研究会会长陈达生认为,应把各国的郑和遗迹串联起来,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文化遗产。

与会人员还通过了《郑和+南京共识》。共识中说,谋求和平,促进交流,共享太平,是郑和航海伟业中的精华与主旨,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繁荣21世纪海上丝路,构建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美好企盼,也是我们光荣的历史责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