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邮箱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境要闻 > 正文

“典型POPs生物毒性效应与生物监测技术研讨会”暨海洋公益科研专项工作协调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4-01-23  |  来源:本站编辑

1月13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联合召开了“典型POPs生物毒性效应与生物监测技术研讨会”暨海洋公益科研专项“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示范”工作协调会。

研讨会由中国海洋大学的潘鲁青教授主持。美国哥伦比亚环境研究中心汪宁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杨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游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周群芳研究员及洋公益科研专项项目组的中国海洋大学的潘鲁青教授、厦门大学的王新红教授和监测中心的王莹副研究员等7位专家做了学术报告。国内外30余名专家学者就毒性数据在水质管理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制、海洋POPs生物毒性效应与监测技术和生态风险评估等学科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促进了国内外同行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共享,推动了海洋公益科研专项“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示范”的顺利开展和深入实施。

研讨会后,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就开展莱州湾示范应用调查工作方案进行了汇报,项目组对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2014年的具体项目分工和安排,以确保示范应用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次专题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项目的学术交流和深入实施,拓展了和不同科学技术领域专家之间的合作,为项目圆满完成研究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讨会现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