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邮箱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驶向深蓝│环保“老兵”,征战大洋

发布时间:2020-06-24  |  来源:

隋吉学同志原是海洋监测中心的党委书记,他为海洋事业奋斗了34年,去年刚从岗位上光荣退休,在职期间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海洋,为海洋中心的科技发展和党建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他不甘赋闲在家,由中心返聘到船管办继续发挥余热。本次西太科考工作,老书记主动请缨,作为环保老兵,搭载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船征战大洋。

此次西太平科考任务是生态环境部第一次实地组织的大洋调查任务,8名队员全部来自海洋中心,其中6人为共产党员,2人为群众,根据党组织的相关要求,成立了外业工作临时党支部,隋吉学同志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启航之前,为统一思想,提高科考队员对本次调查政治站位的认识,隋书记组织队员们召开了临时党支部外业期间第一次支部会议(扩大),由于处于疫情期间,会上老书记反复强调了本次大洋科考的特殊意义和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号召大家团结一心、互相配合、保障圆满顺利完成航次任务。

因为疫情期间管理需要,科考配备的物资和实验设备需在后甲板静置,深夜接到船方通知可以使用实验室,老书记更是身先士卒,与年轻同志们毫不相让,争着搬运物资,一时间汗流浃背,衣服湿透了一次又一次,用他的话说,“我来是干活的,不是看你们干活的”。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100多箱物资和实验设备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实验室。除了党建工作,老书记还承担了一项重要业务工作——采集生物样品。在大洋上,无法用拖网方式采集,只能用鱼竿钓,与陆地上那些悠闲垂钓者相比,在大洋的风浪中,人都坐不住,还要在船舶的摇晃下保持注意力。每个点位样品采集时间有限,无功而返属于常态,老书记不气馁,忍着晕船的不适,每个点位都坚持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采集到巴特柔鱼样品。

老书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环保铁军精神,正所谓,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破浪东方红,征战太平洋。 (李德鹏 供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