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 建国内一流权威性公益机构 开拓进取 创国际先进国家级业务中心
——中国共产党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3月23日~24日,中国共产党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选举产生了监测中心第六届党委和新一届纪委,形成了坚强有力、值得信赖的“两委”领导班子,必将进一步凝聚监测中心职工的力量和智慧,确保中心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奋力前行 在改革创新中取得新进展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
监测中心现有党员338名,其中,在职党员178名,离退休党员160名。如何加强监测中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监测中心党委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
1.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把中央精神深植于党员干部心中。监测中心党委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教育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大教育活动。每一次都有方案、有部署、重检查、重落实,规定动作扎实有效,自选动作有亮点,切实做到把中央精神深植于党员干部心中。
2.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履行主体责任。监测中心党委始终把履行主体责任放在首位,党委领导下主任负责制的机制运行良好。一是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二是依规履职,明确主体责任。三是求真务实,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监测中心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监测中心党委更是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一是领导带头,坚决执行“八项规定”精神。二是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三是抓早抓小,防患未然。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健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积极慎重发展新党员,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12年来共发展新党员28名。三是开展党建活动,弘扬向上正气。12年来,中心有两人获国土资源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两人获国家海洋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心党委先后表彰优秀共产党员68人次,优秀党务工作者8人次。
5.党建带群团,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二是创建青年文明号,引领青年人创先争优。中心团委开展了“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授予3个青年团体为“青年文明号”,其中两个被评为国家海洋局“青年文明号”(化学室青年文明号“坤海号”和动力室青年文明号“菁冰连”),更为可喜的是,“菁冰连”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成为监测中心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青年文明称号。三是爱心慰问,温暖职工。四是重视统战工作。
业务工作硕果累累
1.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聚焦国家战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监测中心协助国家海洋局编制《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年~2020年)》,并在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研究、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研究等方面编报重要报告十余份。近年来,拟定上报国务院、全国人大等各级领导机构重要文件数十份。
着眼长远发展,编制各类专题及综合规划。近年来,监测中心先后协助国家海洋局编制完成了两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为海洋综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组织编制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十一五”“十二五”综合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并编制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气候变化、渤海环境保护、整治修复等各类专题规划十余项。
适应管理需求,健全全国体系管理制度。多年来,监测中心在协助国家海洋局加强对全国海洋监测业务体系的管理和组织协调方面下功夫,见实效。特别是近年来协助国家海洋局出台的《关于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的意见》等文件为协助海洋局管理全国业务体系提供了抓手。
开拓监测领域,整合海洋监测信息平台。2004年至今,监测中心开拓性地开展了生态监控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垃圾、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气候变化海洋生态敏感区、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海洋微塑料监测、入海河流在线监控等的试点示范工作。同时牵头开发了“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为国家和沿海地方各级政府的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与科学决策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发信息产品,提高监测评价服务效能。2004年至今,监测中心每年均组织编制《中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信息产品体系,先后编制《海洋环境信息》、赤潮月报、赤潮监控区养殖环境质量、排污口监测等各类专报、月报、通报等1000余期,并依托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为公众提供各类丰富及时的信息产品。
引领体系发展,履行技术交流培训职责。“十一五”期间,监测中心累计培训相关技术人员800多人次。“十二五”期间,举全中心之力成功完成“第一届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专业技术竞技大奖赛”决赛的组织保障工作,并举办各类专题培训十余次,培训人员超过900人次。
投身应急前线,积极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多年来,监测中心在应对生态环境突发事件方面成效卓著,特别是“十二五”期间,为应对大连“7•16”溢油事故、蓬莱19-3平台溢油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等重大环境突发事件,监测中心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一线,主动作为,开展应急监测,并编制各类技术文件超过500期。
2.海域和海岛综合管理业务支撑工作成绩喜人
职责定位明确,人才队伍壮大。2004年以来,监测中心依托海域管理技术室(海域使用管理技术总站)全面开展了海域管理技术支撑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队伍逐步壮大。目前,有4个处室承担具体业务。技术人员也从最初的2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7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博士和硕士,形成了以中青年为骨干的科研技术人员团队。
业务体系完善,业务成果丰富。编制完成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获国务院批准,起草的《海洋综合管控能力研究报告》上报中央,起草的《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研究制定的《全国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等60余项政策制度在全国海洋系统实施。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体系涵盖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由中心负责全国海域动态监管系统运行维护、海域使用动态遥感监测、区域用海规划、围填海、养殖用海等开发利用的监测评价工作,建立了海域使用统一配号制度,每年发布《全国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报告》,每月编制《全国海域使用情况月报》《全国疑点疑区月报》报局党组。中心组织研发的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平台和监测业务成果,先后向国家领导人汇报。
十多年来,监测中心承担了大量技术支撑工作,创造了诸多第一,如编制全国第一本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勘定全国第一条海域界线,测算全国第一个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编制全国第一本海域动态监测报告,研发第一个全国在用的海域信息系统,等等。中心每年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各类报告上百份。获得国家、省部级奖10余项,累计培训地方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
3.科技开发领域成绩斐然
监测中心科技人员准确把握海洋科技战略布局,积极开展相关研究。2004年~2016年,中心牵头承担908专项25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7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项目2项,参与合作重大专项90余项。“十二五”期间,囊括158项技术方法的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监测技术规程》获颁布实施;截至2016年12月,由中心牵头编制的标准或规范,获批立项48个;发布国标18个,行标28个。近年来,中心职工累计发表论文500余篇;申请专利30项,授权专利24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出版专著20余部。
市场开发和社会服务卓有成效。自2004年至今,中心承担横向开发项目1313个,国家项目49个,省市地方重大项目144个。
重点实验室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自2004年成立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项、863项目8项、海洋公益专项1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14人。2008年12月,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近5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业务、咨询服务150余项。
能力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04年底,中心仅有博士4名,正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6名;到2016年底,中心已有博士92名,正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8名。
2.基础能力建设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建设并运行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综合实验楼,“十二五”期间在海洋放射实验室建设、大连圆岛整治修复及生态建设实验基地、全国滨海湿地监测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3.资产总量显著增加。2004年,监测中心资产总额为7845.1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为4266.12万元;到2016年底,中心资产总额达到557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达到26855万元。凌水湾征地项目已经完成,为中心新增土地12643.48平方米。500吨级海洋环境监测船正在建造中,中心没有自己监测船的历史即将结束。
4.职工思想稳定,工作氛围和谐。离退休工作成绩突出,离退休职工幸福安康。
加强党建 推动海洋环境监测再上新台阶
中心党委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把监测中心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权威性国家级社会公益机构,为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资源管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中心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聚焦海洋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明确职责任务分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着力增强党委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抓深思想建设,抓实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各党支部书记要切实担负起本支部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抓好支部建设,抓好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确保支部党员思想和行动都能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促进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开拓创新。
三、建章立制,严明政治纪律。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中心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中心党建工作。
四、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监测中心党委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带领中心党员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单位文化。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监测中心党委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和责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用制度管人管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
六、完善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心人才队伍的水平。重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懂业务、善管理、顾大局、讲奉献、群众拥护的管理干部队伍。
七、加强群团工作,构建和谐工作氛围。继续加强对共青团工作、妇女工作及工会工作的领导,鼓励青年职工爱岗敬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中心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激发年轻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依法维护女职工的权益,调动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逐步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为特殊需要职工送温暖,体现中心大家庭的关怀,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
八、加强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重视发挥老同志作用。以离退休党总支和5个党支部为依托,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关心离退休老同志身心健康,为离退休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探望、慰问生病住院和特困老同志,组织适合老同志特点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每年定期向老同志通报中心各项工作情况,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