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邮箱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风廉政 > 环保清风 > 正文

履职尽责——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发布时间:2024-01-15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为党员干部立身处世、干事创业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为官之道,首在政绩观。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在担当实干中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真正创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决定着党员干部为谁去建立政绩、追求怎样的政绩以及怎样去实现政绩。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从成立之初,我们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时刻站稳人民立场才能树立正确政绩观。为民造福就是最大的政绩,要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经常到田间地头察民情、听民意,在深入了解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办好民生实事,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持续强化党性修养,树牢为党尽责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能否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一个严肃的党性问题,能够照见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一些党员干部政绩观扭曲,表面上看是对待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实则是党性不纯、作风不纯。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确保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牢牢抓住党性修养这个关键,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党员干部要自觉修好党性这门“心学”,下功夫去解决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切实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要在思想深处时常检视剖析,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把对党忠诚和为民造福统一起来,摒弃私心杂念,确保政绩观不出偏差。

不慕虚荣、不务虚功,树牢求真务实的政绩观。真正的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党员干部就是要担当作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首先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摆脱速度崇拜、增长焦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要坚持求真务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杜绝一切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按规律办事情,想问题、做决策都要从实际出发,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