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性痴则志凝 志凝则事成
对某项事业迷恋至深、全情投入,进入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状态,即是“痴”。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有云:“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意思是说,性情痴那么他的心志就专一,喻指对一项事业潜心钻研,在这个领域定有所得。
“痴”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为热爱,对某事物则会全力以赴,乐此不疲,甚至以苦为乐。唐朝欧阳询爱好书法,对书法技艺的追索如痴如醉。有一次,他骑马赶路,见路旁一古碑为晋朝著名书法家索靖所题,旋即下马观看,许久才舍得离去。走离不远,又折返回来,继续下马观察,站得疲劳了,竟“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痴”到这种程度,其观察必细致、琢磨必用心、练习必投入,其书法造诣被列入“初唐四家”就不足为奇了。
“痴”是用志不分的专注。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去“躁”守“一”才能聚精会神,臻于至境。《庄子》中记载了一个“梓庆为鐻”的故事,“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梓庆何以到如此之境?梓庆说:“将为鐻,必齐以静心”,就是放下地位、金钱、夸誉等一切杂念,用志不分,专心致志,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利。如此“痴”于技艺,所体现的正是专注的力量。与之类似,像诗人贾岛想“推”“敲”想得出了神,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太过投入,蘸着墨汁吃掉了粽子等,都是“痴”于事,用心一,后有成的范例。
“痴”是孜孜不倦的坚持。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是坚持,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最难的事也是坚持,因为真正坚持到底的人并不多。“性痴”者执着于事,能够安下心,不懈怠、不摇摆,持之以恒,终能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让茫茫海疆有了中国的“钢铁蛟龙”。他说:“‘痴’和‘乐’两个字是我一生的写照。痴迷核潜艇,献身核潜艇,无怨无悔;乐观对待一切,在生活与工作极为艰苦的情况下,苦中有乐、苦中求乐、乐在其中。”
为文、为艺、做研究是这样,为政亦是如此。杨善洲“痴”于工作,一心一意志在造福百姓,退休后还是不肯歇着,到大亮山植树,造林经济价值达3亿多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谷文昌在福建省东山县任职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当代愚公”黄大发埋头苦干一辈子,只为修好一条渠……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对工作葆有痴心、痴劲,将热爱、专注、坚持内化为一种习惯、锤炼成一种品质,则功业可立、百事可成。广大党员干部当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面对外界的纷繁诱惑,不分心、不走神,始终沉潜于事,在实践中练就一身为民服务的真本领,使党的好政策贯彻有力、落地有声、造福于民。